<td id="oskts"><form id="oskts"><listing id="oskts"></listing></form></td>

  • <acronym id="oskts"><optgroup id="oskts"><em id="oskts"></em></optgroup></acronym>

  • 媒體聚焦

    集團地址

    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
    咨詢電話
    0838-2552880
    【法制日報】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促進高質量就業
    發布時間:2023-03-08 12:53    閱讀量:0

    助力技能型社會建設 蘇華委員建議

    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促進高質量就業

    ( 2023-03-08 ) 稿件來源:法治日報兩會特刊

    □本報記者 張維


    就業是永恒的話題,關系著千家萬戶。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近日告訴《法治日報》記者,“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要為推動高質量就業提供強大支撐?!?/span>

    當前,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較大。在蘇華看來,“人人皆可成才”的職業教育可以在促進就業方面大顯身手,但前提是通過深化改革完善自身。

    蘇華建議拓寬成長成才通道,讓現代職教體系“立起來”。把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作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點,加快建設聚焦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職業本科學校。深化“知識+技能”職教高考制度改革,擴大職教本科招生規模,構建中職、高職、本科和碩士縱向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讓更多優秀的中高職畢業生獲得學習更高級技能的機會。著力拓寬生產一線勞動者的職業發展通道,擴大職業院校招收一線勞動者的比例,促進社會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合理流動與提升。形成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發展的多元、開放、融合的職業教育新格局。

    同時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讓人才培養質量“高起來”。把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作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質量與需求適配度高的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推動職業院校與優質企業開展雙邊多邊技術協作,共建技術技能創新平臺、專業化技術轉化機構,服務地方中小微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研發。建立職業院校專業自主診斷和教育行政部門督導監測的聯動制度,支持學校撤并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職業崗位消失的專業,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深度開發以職業能力清單和學習水平為核心內容的專業教學標準,實現專業教學標準建設與教學實施、教材開發同步。探索建立產業人才數據平臺,發布產業人才需求報告,促進職業教育和產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

    此外,著力育訓有效融合,讓服務社會能力“強起來”。構建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融通服務體系,落實職業院校并舉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的法定職責。推動職業院校以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適合畢業生的短期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全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完善支持職業院校開展社會服務相關政策,發揮職業院校專業群的集聚效應,針對航天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電力裝備、新材料、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農村轉移勞動力、返鄉人員、失業人員、高校應屆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實施學歷和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助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技能型社會建設。推動職業院校就業信息平臺向“全時化、智能化”方面轉型升級,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優質的“互聯網+就業”服務。

    蘇華表示,職業教育要堅持以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重點,以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為核心,以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社會能力為目標,在實施國家就業優先戰略中主動作為、大顯身手,為促進高質量就業提供強勁動力、發揮更大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微信圖片_20230308125240.png